鬼說

畵壁

검하객 2012. 12. 4. 10:17

"요재지이"에 실린 세 번째 이야기.

 

  江西孟龙潭[1] ,与朱孝廉客都中[2]。偶涉一兰若,殿宇禅舍[3] ,俱不甚弘敞[4] ,惟一老僧挂搭其中[5]。见客入,肃衣出迓[6] ,导与随喜[7]。殿中塑志公像[8].两壁画绘精妙,人物如生。东壁画散花天女[9] ,内一垂髫者[10],拈花微笑,樱唇欲动,眼波将流。朱注目久,不觉神摇意夺,恍然凝想。身忽飘飘,如驾云雾,已到壁上。见殿阁重重,非复人世。一老僧说法座上[11],偏袒绕视者甚众[12]. 朱亦杂立其中。少间,似有人暗牵其裾。回顾,则垂髫儿,冁然竟去[13。履即从之。过曲栏,入一小舍,朱次且不敢前[14]。女回首,举手中花,遥遥作招状,乃趋之。舍内寂无人;遽拥之,亦不甚拒,遂与狎好。既而闭户去,嘱勿咳,夜乃复至,如此二日。女伴共觉之,共搜得生,戏谓女曰:“腹内小郎已许大,尚发蓬蓬学处子耶?”共捧簪珥[15],促令上鬟[16]。女含羞不语。一女曰:“妹妹姊姊,吾等勿久住,恐人不欢。”群笑而去。生视女,髻云高簇,鬟凤低垂,比垂髫时尤艳绝也。四顾无人,渐入猥亵,兰麝熏心[17],乐方未艾。
    忽闻吉莫靴铿铿甚厉[18],缧锁锵然[19];旋有纷嚣腾辨之声。女惊起,与生窃窥,则见一金甲使者[20],黑面如漆,缩锁挈槌[21],众女环绕之。使者曰:“全未?”答言:“已全。”使者曰:“如有藏匿下界人,即共出首,勿贻伊戚[22]。 ”又同声言:“无。”使者反身鹗顾[23],似将搜匿。女大惧,面如死灰,张皇谓朱曰:“可急匿榻下。”乃启壁上小扉,猝遁去。朱伏,不敢少息。俄闻靴声至房内,复出。未几,烦喧渐远,心稍安;然户外辄有往来语论者[24]。朱局蹐既久[25],觉耳际蝉鸣,目中火出,景状殆不可忍,惟静听以待女归,竟不复忆身之何自来也。
    时孟龙潭在殿中,转瞬不见朱,疑以问僧。僧笑曰:“往听说法去矣。”问:“何处?”曰:“不远。”少时,以指弹壁而呼曰:“朱檀越何久游不归[26]?”旋见壁间画有朱像,倾耳仁立,若有听察。僧又呼曰:“游侣久待矣。”遂飘忽自壁而下,灰心木立[27],目瞪足耎。孟大骇,从容问之,盖方伏榻下,闻扣声如雷,故出房窥听也。共视拈花人,螺髻翘然[28],不复垂髫矣。朱惊拜老僧,而问其故。僧笑曰:“幻由人生,贫道何能解。”朱气结而不扬,孟心骇叹而无主。即起,历阶而出。
    异史氏曰:“幻由人作,此言类有道者[29]。人有淫心,是生亵境;人有亵心,是生怖境。菩萨点化愚蒙,千幻并作。皆人心所自动耳。老婆心切[30],惜不闻其言下大悟,披发入山也。”
(据《聊斋志异》手稿本)


【注释】
    [1] 江西:清代行省名,辖境约当令江西省。
    [2] 孝廉:这里指举人。孝廉为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,孝指孝子,廉指廉洁之士,由郡国推举,报请朝廷任用。明清科举制度,举人由乡试产生,与汉代孝廉由郡国推举相似,因称举人为孝廉。
    [3] 禅(chán 馋)舍:僧舍。禅,佛家语,梵语音译“禅那”的略称,专心静思的意思。旧时诗文常将与佛教有关的事物都冠以“禅”字,如禅房、禅堂等。
    [4] 弘敞:宽阔明亮。敞,原作“厂(廠)”,据青柯亭刻本改。
    [5] 挂搭:行脚僧(也叫游方僧)投宿暂住的意思。也称“挂褡”、“挂单”、“挂锡”。褡,指僧衣;单,指僧堂东西两序的名单;锡,指锡杖。行脚僧投宿寺院,衣钵和锡杖不能放在地上,而要挂在僧堂东西两序名单下面的钩上,故称。
    [6] 肃衣,整衣,表示恭敬。
    [7] 随喜:佛家语,意思是随已所喜,做些善事;指随意向僧人布施财物。见《法华经。随喜功德品》。后因称游观寺院为随喜。
    [8] 志公:指南朝僧人保志。保志(418 —514 ),也作“宝志”,相传自宋太始(465 —471 )初,他表现出种种神异的言行,齐、梁时王侯士庶视之为“神僧”。见《高僧传。神异。梁京师释保志》。
    [9] 散花天女:佛经故事中的神女。《维摩诘经。观众生品》载,维摩洁室
有一天女,每见诸菩萨聆听讲说佛法,就呈现原身,并将天花撒在他们身上,以
验证其向道之心:道心坚定者花不着身,反之则着身不去。
    [10]垂髫(t íao条):披发下垂。古时十五岁以下儿童不束发,因称童稚为垂髫。这里指未曾束
发的少女。
    [11]说法:讲说佛法。
    [12]偏袒绕视者:此指和尚。偏袒,袒露右肩,详《聊斋自志》注。[13]冁(chǎn 产)然:笑的样子。《庄子。达生》:“桓公冁然而笑。”[14]次且(z īj ū资苴):同“趑趄”。进退犹豫。
    [15]簪珥(ěr 耳):发簪和耳环。
    [16]上鬟:俗称“上头”。山东旧时习俗,女子临嫁梳妆冠笄、插戴首饰,称“上头”。《城武县志》(道光十年):“于吉时为女冠笄作乐,名上头。”
    [17]兰麝:兰草和麝香。古时妇女熏香用品。
    [18]吉莫靴:皮靴。吉莫,皮革。《北齐书。韩宝业等传》:“臣向见郭林宗从冢中出,着大帽、吉莫靴,插马鞭。”
    [19]缧(l éi 累)锁:拘系犯人的锁链。缧,黑绳。
    [20]金甲使者:身着金制铠甲的使者。
    [21]絜(xié协):持。通“挈”。
    [22]勿贻伊戚:意为不要自招罪罚。《诗。小雅。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治伊戚。”诒,通“贻”,遗留。伊,通“繄”(y ī),是。戚,优愁。
    [23]反身鹗顾,反转身来,瞋目四顾。鹗,猛禽,双目深陷,神色凶狠。
    [24]语论:谈论。语,交相告语。
    [25]局蹐(j új í局脊):畏缩恐惧而蜷曲。局,同跼,屈曲。蹐,两足相叠。
    [26]檀越:也作“檀那”,梵语“陀那钵底”的音译,义译为“施主”,指向寺院施舍财物的俗家人。
    [27]灰心木立:心如死灰,形似搞木。灰心,是说心沉寂如死灰;木立,是说站立着象枯干的木头,没有知觉。《庄子。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!”
    [28]螺髻翘然:螺形发髻高高翘起,为已婚妇女的发式。
    [29]此言类有道者:说出这样话的,象是一位深通哲理的人。有道,谓深明哲理。
    [30]老婆心切:教人心切。佛家称教导学人亲切叮咛者曰老婆,寓慈悲之意。

【参考译文】
(*译文在不影响原文的整体大意下进行重新分段,方便现代阅读习惯。)

    江西有个叫孟龙潭的读书人,和一个姓朱的举人都客居在都城中。
    一次,偶然进入到一个庙中。见殿堂和禅房都不太宽敞。只有一个老和尚寄住在里边。老和尚见有客人来,赶忙整整衣裳,恭敬的出迎,引导他们在庙中游览,参观。殿堂中塑着宝志和尚的像,两边墙壁上的画十分精妙,人物栩栩如生。
    东边壁上画着天女散花,见其中有一个少女,手里捏着花微笑。樱桃似的小口好像在动,眼波似流。朱举人注目很久,不知不觉神摇意夺,迷迷糊糊的凝神思想。忽然觉得身子轻飘似云,腾云驾雾一半,已经到了壁上。见殿阁重叠,不再是人世。一个老和尚在法座上讲道。坐在他周围的人很多,朱也混杂其中。过了一会儿,觉得似乎有人拉他的衣襟,回头一看,竟是刚才见到的美女,她竟笑着走了,朱也赶忙跟上她。
    曲曲折折,最后进到一个小屋子前,朱再想上前走,又不甘。正在进退两难之际,见少女回过头来,举着手里的花,远远地做招呼他的样子,于是他才走了进去。
    屋内寂静无人,她猛然上去拥抱她,她也不十分拒绝,于是俩人亲昵起来。过了一阵,少女关门离去了,嘱咐他不要咳嗽。夜里又回来了,如此过了两三天。
   少女的同伴大概觉察到了,一同来探视住,并嬉笑着对少女说:“肚里的小孩已经那么大了,哪能还头发蓬松,象未结婚一样呢?”于是一同捧着簪子和耳环,催促她把头发挽上,少女含羞不语。
    过了一阵,其中一女对众人说:“姐妹们,咱们不要呆个没完,惹得人家不高兴。”众女哄笑着离去了。朱再看少女,发髻象乌云一样,高高地耸立着,周围的鬓发象风一样低垂着,比头发低垂时更加美丽绝伦。看了看四下无人,慢慢拥入怀抱亲近起来,知道香气熏心,两人都要窒息了,欢乐还没完没了。
    忽然,一阵沉重的皮靴铿铿声和锁链哗哗声传来。过了一会儿,还传来纷纷嚷嚷的吵辩声。少女惊惧起来,与他从门缝中向外瞧。见一个身着黄金衣甲的神使,面如黑漆,提着锁链,拿着金锤。众女环绕着他。只听他问:“全了没有?“众人回答:“已经全了。”使者说:“如果有藏匿下界的人,立即说出来,不要自找麻烦,免得后悔。”又听众女回答说:“没有了。”使者回过身来,用猛禽那样的眼睛扫视众人,似乎发现了问题。少女大惊,面如死灰,惊慌失措的对朱说:“你赶快藏到床底下去。”于是自己打开墙上的小门,急忙逃走了。
    朱趴在床下,不敢出一点气。一会儿,听到皮靴的走动声到了房内,又出去了。又过一会儿,繁杂的喧闹声渐渐远了,他心里稍微安静下来,然而门外还有来来往往的说话声。朱惊惧不安。过了很久,觉得耳边有蝉叫声,眼睛中有火喷出一样,情状不可忍耐,可一动不动,只等少女回来,竟然不再想自己干什么来了。
    当时孟龙潭在殿中,转眼不见了朱举人,惊异的问和尚,和尚笑着说:“听说法去了。”孟问:“到哪去了?”和尚说:“不远。”过了一会儿,和尚用手指弹着墙壁呼道:“朱先生,怎么游这么久不回来?”马上见壁间有朱举人的画像,倾着耳朵,木然立着,象在听查什么。老和尚有呼道:“你的游伴等你很久了。”于是才见朱飘飘乎乎从墙上下来,灰心丧气,木呆呆地立着,眼睛发直,腿脚软软的。孟龙潭大惊,慢慢的问他。他才把详情说出来。他说:“刚才趴在床下,听到敲门声如雷,出门偷偷地听查,就迷迷糊糊下来了。”俩人抬头看壁上挂着的少女像,螺旋形的发髻高高的翘着,不再垂着头发了。朱惊疑地向老和尚请教,问他原因?老和尚笑着说:“幻觉由人而生,贫道怎能解释。”朱气闷闷地不答话,孟龙潭也惊骇地没了魂一般。两人起来,迷迷糊糊出了庙门。
    作者说:幻觉由人而生,这话像是有道理。人有淫乐之心,就出现了猥亵的境地;人有猥亵之心,就有了恐怖的情境。菩萨点化那些愚蒙的人,这种幻觉同时产生,都是人心自己动的结果。老和尚仁慈,可惜没听他说完而彻底明白,只能进山修道,才可以得知。



'鬼說'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

슬픈 여우의 표정  (0) 2015.03.17
포송령과 鬼狐史  (0) 2012.12.07